最近,美国马里兰州高能材料科研中心的总裁透露了中国在炸药领域的重大突破:一种新型炸药的合成工艺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合成成本大幅下降,还开始了大规模生产。据外媒报道,这款威力是TNT的三倍以上的炸药——被称为“炸药之王”的CL-20,正在中国军队中广泛推广。而与此同时,美国的新型炸药技术则陷入了停滞,引发了美国军方的担忧。
那么,这种被誉为“炸药之王”的CL-20究竟有多强?它将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炸药的威力似乎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制作鞭炮的黑火药到用于拆除建筑物的TNT,它们都属于火药的不同种类,而它们的威力差异,正是由于分子结构和合成配方的不同。比如,一盒“黑蜘蛛”牌的爆竹即使同时引爆,也很难炸开一块砖,而200克TNT炸药就足以摧毁一栋大楼的承重柱。由此可见,火药的威力差距有时比猩猩和人类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展开剩余74%现在,中国军队正在推广的一种新型炸药CL-20,其威力足足是普通TNT的三倍,能够轻松摧毁坚固的堡垒和防御工事。CL-20被称为“炸药之王”,它的诞生可追溯到1899年。当时,德国人亨宁合成了一种名为旋风炸药的化合物,后来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黑索金。黑索金的威力是TNT的1.5倍,广泛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且在原子弹引爆过程中也曾使用过它。
然而,尽管黑索金的威力很大,但从那时起,人类在炸药领域的创新似乎停滞了很长时间。许多新型炸药基本上都是在黑索金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比如著名的C4炸药,它只是将黑索金注入了塑形剂,而威力并未发生革命性突破。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我国炸药专家于永忠教授提出,将传统平面环状分子结构改为三维笼状结构,这为炸药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1979年,世界上第一种笼状结构炸药——797成功合成,标志着这一技术的可行性,并为全球炸药研究指引了新方向。
这一创新引起了美国的关注,紧接着,美国的科学家尼尔森在1987年成功合成了CL-20,这种炸药的性能被认为是全球最强的单质炸药。然而,由于合成成本高昂,美国军方决定放弃CL-20,继续使用更为廉价的黑索金。
不过,正当美国逐渐忘记CL-20时,中国却悄然取得了突破。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CL-20,并且开始着手降低其生产成本。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不仅成功降低了CL-20的价格,还在世界范围内领先其他国家。
如今,中国合成CL-20的成本已降至每克1元人民币(约合140美元每公斤),远低于美国仍需支付的每公斤1000美元的价格。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CL-20的成本还将继续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在CL-20的爆速和威力上也遥遥领先。实验数据显示,CL-20的爆速可达9380米每秒,意味着在爆炸中心9.3公里范围内的人,几乎可以在一秒钟内感受到爆炸产生的气浪。此外,CL-20每公斤释放的能量高达900千焦,威力远超传统炸药黑索金。
CL-20的强大性能不仅能够增强炮弹的威力,还能有效缩小导弹和炮弹的体积,提升其反拦截能力。它使得现有的防空系统更难追踪到导弹发射的轨迹,同时增加了战机的载弹量,显著提升了其持续作战能力。
在当前的俄乌冲突中,炮弹和导弹的供应差距正在决定战场的局势。乌军由于炮弹匮乏而被动防守,而强大的火力支援仍然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L-20的出现,无疑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现代战争中的战略优势。
总的来说,中国对CL-20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展示了我国在高能炸药领域的科技突破,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现代战争中的话语权,为强军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布于:天津市迎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